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的变质和油品质量劣化,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氧化、凝聚、水解、分解作用使油品产生永久性变质。可采用测量润滑油油样黏度变化、含水分量、酸值及闪点变化等理化指标来分析判断。如果油品劣化程度超过一定限度,则及时换油;二是润滑油中添加剂的消耗和变质。含有抗磨、抗氧化及极压等添加剂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使摩擦表面生成一有效的保护层,其机理是摩擦化学效应。通常使用过程中,添加剂及其反应物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定期对使用中的润滑油取油样进行添加剂含量的测定。发现添加剂含量减少时,应及时补充,以保持润滑油的特殊润滑性能。
黏度变化:
黏度变高的原因主要有:
(1)不溶物。
(2)冷却剂/水。
(4)润滑油错或混掺用。
(5)润滑油输送过程污染。
润滑油黏度过高将导致:
①润滑油流动阻力增加。
②润滑油散热速度降低。
③设备低温运行性能变坏。
黏度变低的原因主要有:
①燃油稀释。
②增黏剂剪切破坏。
③润滑油错或混掺。
④润滑油输送过程中受到污染。
润滑油黏度过低将导致:
①油膜强度降低。
②磨损增加。
③分散剂性能降低。
④密封能力下降。
通常,润滑油黏度增加不得超过35%,黏度降低不得超过25%。水分稀释:润滑系统中混入水分和冷却剂溶液将带来严重破坏作用。水分/冷却剂以小液滴形态悬浮于润滑剂中,当通过轴承/轴颈或其他机器零件的紧密接触区域时,小液滴形成热点,产生焊接作用,导致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的异常黏结磨损。水分/冷却剂小液滴还会吸引水溶性的燃烧和氧化副产物形成腐蚀性酸类化合物和沉积物。
水/冷却剂污染将导致:
①设备发生腐蚀和锈蚀。
②磨损增加。
③添加剂的保护能力降低。
④过滤器堵塞(与污染物形成油泥)。
通常,润滑油中的水含量不得超过0.25%。
燃料稀释:润滑油被未燃烧的汽油或柴油稀释后,由于油膜强度、密封能力和清净能力降低,润滑油的效能也因此而降低了。
燃料稀释将导致:
①油膜强度降低。
②磨损增加。
③分散剂性能降低。
④密封能力下降。
⑤燃料浪费。
通常,润滑油的燃料稀释度不得超过5%。
固体或不溶物:固体或不溶物的存在不仅引起润滑油黏度过高,而且增加磨料磨损。
固体或不溶物将导致:
①润滑油变稠。
②磨料磨损增加。
③产生沉积物。
④过滤器堵塞。燃料积炭还将导致:
①吸附抗磨剂。
②燃料利用效率降低。
氧化:
在一定条件下,润滑油与氧化合生成一系列氧化产物。氧化过程一旦被引发,随着而来的链反应过程将迅速破坏润滑油的功效。润滑油氧化产物还导致产生漆膜状沉积物,腐蚀金属零件,增大润滑油黏度,使之丧失润滑能力。
润滑油氧化将导致:
①设备发生腐蚀。
②磨损增加。
③润滑油变稠。
④产生沉积物。
硝化:
硝化产物是燃料在内燃机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硝化产物的形成需要有过量氧存在。硝化产物具有极强的酸性,能够在燃烧室内形成沉积物并迅速加速氧化。
润滑油硝化将导致:
①润滑油氧化加速。
②设备发生腐蚀。
③形成油泥。
④形成漆膜。
总之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如果油品劣化程度超过一定限度,则及时换油。